文章導讀:華煤制烯烴裝置運行即處于滿負荷,每噸烯烴甲醇原料消耗、催化劑及公用工程消耗等各項技術指標均圓滿達到合同要求,今年就可實現烯烴銷售收入近45億元。白頤院長指出煤制烯烴還僅僅是我國烯烴產業發展的補充,我國發展煤制烯烴產業重在升級和優化。
神華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以煤為原料生產烯烴的項目,核心技術采用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工藝。該工藝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近日,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聯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對甲醇制烯烴裝置進行了性能考核。結果顯示,該裝置達到100%~110%滿負荷平穩連續運行4000小時,噸烯烴甲醇消耗量為2.97噸,催化劑占成本比重越來越低,甲醇轉化率為99.9%,乙烯加丙烯選擇性達到80%以上,所生產的乙烯、丙烯產品完全符合聚合級烯烴產品的規格要求。
項目合作伙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志輝向記者介紹,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核準的個特大型煤制烯烴工業化示范工程。項目主要生產裝置包括5×1500噸/日投煤量煤氣化裝置、180萬噸/年甲醇裝置、60萬噸/年DMTO裝置、3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等。項目裝置于2010年8月一次投料成功,2011年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目前處于滿負荷平穩生產狀態。該項目今年計劃生產聚烯烴產品45萬噸,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將實現銷售收入近45億元。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近日在道達爾中國科學論壇上分析指出,目前煤制烯烴還僅是我國烯烴產業發展的補充,我國發展煤制烯烴產業重在升級和優化,建設大型煤制烯烴項目必須優先考慮區域水資源保障和提高能效水平,同時要關注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烯烴分離流程、選好下游產品鏈等問題,減少污染排放。
白頤指出,發展化工水資源是必備條件之一,煤化工產業更是用水大戶,每噸煤基甲醇耗水量10~13噸,煤制烯烴項目的耗水量更大,因此必須要有比較豐富的可獲得性水資源作保障。
此外,2010年中國乙烯產量為1418.8萬噸,當量消費量約2600萬噸,國內自給率有了較大提高,達到54%~55%。煤制烯烴工業化示范項目順利建成后,2010年國內共有24家乙烯生產企業,29套生產裝置,裝置平均規模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這些市場變化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
在技術方面,煤制烯烴技術開發的核心是甲醇轉化烯烴技術(MTO/MTP),國內外此類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極為活躍。目前示范工程雖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是需要優化和完善的內容還很多。比如,MTO/MTP技術不宜采用傳統乙烯分離流程,需要優化烯烴分離流程,以減少投資和控制能耗。
白頤指出,今后幾年,煤制烯烴還僅是我國烯烴產業發展的補充。在產業布局、產業鏈設計和流程升級優化方面尚有很多工作需深入研究,項目的推進必須突出升級示范的特點,即在原有示范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總結,以實現降低投資、降低消耗和碳排放、提高系統工程能效水平和副產資源再利用率等目標,才能使產品真正具有競爭力。
神華煤制烯烴項目是世界首套以煤為原料生產烯烴的項目,核心技術采用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工藝。該工藝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發。近日,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聯合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等合作伙伴,對甲醇制烯烴裝置進行了性能考核。結果顯示,該裝置達到100%~110%滿負荷平穩連續運行4000小時,噸烯烴甲醇消耗量為2.97噸,催化劑占成本比重越來越低,甲醇轉化率為99.9%,乙烯加丙烯選擇性達到80%以上,所生產的乙烯、丙烯產品完全符合聚合級烯烴產品的規格要求。
項目合作伙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志輝向記者介紹,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核準的個特大型煤制烯烴工業化示范工程。項目主要生產裝置包括5×1500噸/日投煤量煤氣化裝置、180萬噸/年甲醇裝置、60萬噸/年DMTO裝置、3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等。項目裝置于2010年8月一次投料成功,2011年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目前處于滿負荷平穩生產狀態。該項目今年計劃生產聚烯烴產品45萬噸,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將實現銷售收入近45億元。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白頤近日在道達爾中國科學論壇上分析指出,目前煤制烯烴還僅是我國烯烴產業發展的補充,我國發展煤制烯烴產業重在升級和優化,建設大型煤制烯烴項目必須優先考慮區域水資源保障和提高能效水平,同時要關注資源利用效率、優化烯烴分離流程、選好下游產品鏈等問題,減少污染排放。
白頤指出,發展化工水資源是必備條件之一,煤化工產業更是用水大戶,每噸煤基甲醇耗水量10~13噸,煤制烯烴項目的耗水量更大,因此必須要有比較豐富的可獲得性水資源作保障。
此外,2010年中國乙烯產量為1418.8萬噸,當量消費量約2600萬噸,國內自給率有了較大提高,達到54%~55%。煤制烯烴工業化示范項目順利建成后,2010年國內共有24家乙烯生產企業,29套生產裝置,裝置平均規模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這些市場變化也是需要密切關注的。
在技術方面,煤制烯烴技術開發的核心是甲醇轉化烯烴技術(MTO/MTP),國內外此類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極為活躍。目前示范工程雖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但是需要優化和完善的內容還很多。比如,MTO/MTP技術不宜采用傳統乙烯分離流程,需要優化烯烴分離流程,以減少投資和控制能耗。
白頤指出,今后幾年,煤制烯烴還僅是我國烯烴產業發展的補充。在產業布局、產業鏈設計和流程升級優化方面尚有很多工作需深入研究,項目的推進必須突出升級示范的特點,即在原有示范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總結,以實現降低投資、降低消耗和碳排放、提高系統工程能效水平和副產資源再利用率等目標,才能使產品真正具有競爭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近日,由中國化學十一化建承建的內蒙古寶豐煤基新材料項目一期3#凈化裝置順利投產,為整個項目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
- 2011-05-20 10:05:29
- 16376
-
- 2011-05-20 10:05:29
- 1663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