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儲能板塊引發關注。9月15日,鋰電龍頭寧德時代A股大漲9.14%、港股大漲7.44%,光伏市值第一股陽光電源A股上漲2.66%,盤中紛紛創下歷史新高。9月17日,儲能板塊再次走高,相關產業指數單日漲幅超過2%,寧德時代A股大漲6.7%,盤中一度超過380元/股,市值達到1.72萬億的新高。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消息面上,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于9月12日正式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要求到2027年,實現新型儲能基本實現規模化、市場化發展,技術創新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穩居全球前列。預計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新型儲能技術路線仍以鋰離子電池儲能為主,各類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培育一批試點應用項目,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據悉,“十四五”以來,新型儲能快速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型儲能裝機7376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雙碳”目標引領下,新能源快速發展,系統調峰、電力保供壓力不斷增大,作為重要的靈活性調節資源,新型儲能成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客觀需要。為為推動新型儲能更好適應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上述文件從推動“新能源+儲能”作為聯合報價主體一體化參與電能量市場交易,鼓勵各地區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爬坡、轉動慣量等輔助服務品種,推動完善新型儲能等調節資源容量電價機制等方面,提出加快完善市場機制的方向。
事實上,9月份以來,國家層面多次向儲能產業釋放信號,《關于完善價格機制促進新能源發電就近消納的通知》、《電力現貨連續運行地區市場建設指引》等相繼印發,為儲能融入電網建設指明了方向。在《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136號文)之后,持續推進儲能市場升溫。
與此同時,地方新型儲能發展方案進度也在不斷刷新,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設方案。比如,《廣州市白云區促進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修訂草案)》近日公開征求意見,明確將推動新型儲能在電力系統調峰、工商業錯峰用電、數據中心備電等場景融合應用,鼓勵“儲能+新能源”“儲能+微電網”模式創新;比如《2025年常州市新型儲能電站擬獎勵企業公示》,共有海目星、鵬輝能源等26家企業投資的32個儲能電站獲得獎勵。
行業景氣度攀升
招商證券表示,國內儲能政策持續加碼,需求將超預期且可持續。根據三方統計,2025年8月國內儲能市場招標規模25.8GW/69.4GWh,創歷史新高。主要得益于12個GWh級大型單體項目完成招采,以及中能建25GWh儲能系統集采訂單落地。136號文取消新能源強制配儲要求后,行業對于下半年大儲裝機比較悲觀,但隨著國家級規劃與各省容量政策的托底,國內大儲招投標仍維持高景氣度,需求有望超預期。
東吳證券發研報稱,旺季來臨儲能電芯漲價落地超預期,鋰電三年通縮結束,頭部滿產,二三線產能利用率提升明顯,26年龍頭指引大超市場預期,預期差明顯,電池一線盈利持續向好、二線盈利拐點,繼續強推電池板塊、看好低估值結構件龍頭,繼續強推固態方向、同時也看好估值低位具備盈利彈性的材料龍頭及盈利穩健具備機器人彈性的結構件;同時看好價格反彈的碳酸鋰。
據《時代財經》透露,近期儲能電芯市場需求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目前億緯鋰能、海辰儲能、瑞浦蘭鈞、遠景儲能等企業的產線持續滿負荷運轉;鵬輝能源則在互動易上提到,目前其主要儲能產品型號如314Ah大儲電芯生產線、100Ah、50Ah小儲電芯生產線均滿產,甚至部分企業在手訂單已排到12月份。
9月17日,以“儲能新紀元 零碳啟未來”為主題,2025世界儲能大會正式開幕。會上,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近五年來,在“雙碳“戰略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出臺了很多儲能政策,從前瞻性布局引導,到分階段精準的施策,再到央地協同推進,推動了中國儲能產業從小范圍的科研示范走向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儲能電池和系統的出貨量分別占全球市場的90%和70%以上。
申明:本站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相關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環保在線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如有錯漏請以中國證監會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體為準,本站不對因該資料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引致的盈虧承擔任何責任。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機械設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化工機械設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近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GEIDCO)西亞—北非辦公室等單位協辦的清潔能源技術國際培訓班,在寧夏銀川和湖北武漢成功舉辦。,為全球能源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新的力量。
- 2025-09-22 12:06:27
- 4456
-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王鵬飛教授課題組基于減弱的超交換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種熔融鹽輔助(NaCl-Na2SO4)策略來修復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
- 2025-09-22 12:06:27
- 6934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